《餘音裊裊》
J-Jerry回應了我的《念頭越冷越結實》一詩。
當我詢問他可否宣之於眾,他豪氣地回答:[ 文字登了出來隨便使用好了, 沒甚麼特別的. ]
其文如下:
[看了你的blog,覺得你愛使用短語,及各種明/隱喻,文字能力非常的高.你的思想複雜,令你給人一種難看透,甚至冰冷的感覺.
6月24日,說的是燒情書,想著信紙在火中燒著,怎像黑蝴蝶,可能是因為信紙上寫滿黑黑的文字,也可能是吹起的灰燼在空中盤旋.無論畫面是怎樣,若果拍成了電影,作者想給予讀者甚麼的感覺.猜不透.
“風亂的長髮為何不為多年前的陽光,燒成幾截雪中之炭?”,是說為何思憶不為多年前的回憶變白?若果是,也從文字看不到這陣激烈的傷感..唯一一句,表達了落淚,就是為自己那飛不起的蝴碟——雙手.是為了不能像信紙一般燒去過去跟情人的烙印, 還是不捨得另一雙與己結伴的蝴碟?
或者,blog是一種短暫的記號,記號散落滿地,途人只可以自己的心態從中窺探.]
這回應已是篇很好的散文。
原意不是搞blog,是搞個練習園地、作品集。(現在我竟然喜歡上了這種溫暖的距离。2005.01.22有感)
非常喜歡張愛玲、李碧華的作風,將自己的經歷揉混在人物中,卻堅持不出賣自己的故事。特別是李碧華不以容貌示人的低調,更添我好感。自己的故事留待他人揣摩最好。
這樣的女作家,本身就是一個故事。
那篇《念頭愈冷愈結實》雖歸類為[捕風捉影],或多或少也有真實。有人可以觸摸到其間的傷感,大抵也埋葬過舊事。不複雜的人怎知我複雜?(笑)
眼力真好。此詩是目前為止,我濃縮最多意念和技巧的一首。解讀的難度較高。我想用意識流派文法將眾多意念的碎片浮現,雜亂中又讓其沿著同一個河床流淌。語言的畫面又用了抽象畫手法,比如將目光賦予形狀——[恨是層層的雲],然後層層雲,[一頁頁]的什麽[都翻過去了]…讓意象充滿動感,連續滾動。
行文看不到激烈的傷感,因為(傷感、告別…)的念頭越冷越結實,己成定局。激烈的波紋都成了石頭的裂紋,更方便破裂。破裂後輕松,輕松變成鋪路的小石子,是飛奔的孩子留下的一地償試。心中越多破裂的石子,心路越寬越深遠。
能解讀自己的字句,或許也正是我寫作的最大局限。
[記號散落滿地,途人只可以自己的心態從中窺探。]由得途人樂此不疲地追拾,更有意義。
希望文字從我的手中滑落後,它的生命應屬於自己,屬於讀者,不屬於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