萱言文字浮現的暗湧

1月12日2005年

《熱帶語林。沒有嘴巴的螢火蟲》

Filed under: 旅游話題 — 萱言 @ 2:00 am

澳洲游第四天的自費節目是< 螢火蟲之旅>,A$70(約港幣400多),要坐1個多小時車程去到開思茲的國家森林保護公園。連日淩晨4:00左右的奪命CALL,以及緊張的行程,消耗了團友的精力。幸而當地那位華人導游十分出色,在車上不斷搞氣氛,在介紹這種紐西蘭與澳洲特有的螢火蟲(其實是像螢火蟲般可發光的南光蟲)時,運用到舉手拍買似的競猜。

車程中瞭解到[南光蟲]是一種兩翼昆蟲的幼蟲期。一隻螢火蟲可以吐出約70條透明絲線,長長懸掛(最長的有近20公分),然後它將身體埋在土中,僅僅尾部發出熒光,藉那光亮吸引昆蟲,以濕粘的絲綫捕捉食物,賴以爲生。[南光蟲]要經過漫長的6-9個月才能長成有翅的昆蟲,當它終于成長的那天也正是走向死亡的開始,因爲它有翅膀但沒有嘴巴了。它的生命很快會消失,那幾天它們的使命只是不停交配、産卵,直至精疲力盡,它們就會撞向幼蟲的絲網,將自己的身體當幼蟲們的食物貢獻出去。
爲了下一代犧牲自己,南光蟲的靈性,很讓人感動。雖然知悉這種螢火蟲不會飛,仍然對山林中將呈現的幽幽亮光充滿遐想。

這種熱帶熒火蟲涉臨絕種,只在紐西蘭、澳洲倖存。因為[南光蟲]需要充分的濕度避免乾枯死亡、需要適當的環境讓吐出的絲綫穩定、幷且需要黑暗的空間散放微光,存活的機會小,這大概是成蟲瘋狂交配的原因。導游强調這種比人類祖先更早生存于世的昆蟲,何以[進化]到讓嘴消失,確實讓科學家百思不解。
爲了保護[南光蟲],我們在漆黑的森林公園門口每人獲發一把手電筒,因爲照明系統會破壞南光蟲的發光能力,一旦它不能發光就勾引不到昆蟲,會餓死。怕樹上有毛毛蟲之類掉下來,我在晴天也穿上雨褸。
六人一組,一組一位導游,面前一座黑森林,在山路上對著地面晃著手電不可周圍亂射,以免傷及不知何處的[南光蟲],因爲它們可能漫布全山。
哇,猶如野戰小隊進入深山,想到滿山將會熒光閃閃,雀躍。

沿鋪好的山路,拾級而上,聽到一隊隊游客的人聲,看到一些移浮的亮光了,別高興,那是手電的光亮。偶而我們會被導游吩咐關掉手電:請大家關掉手電,這個斜坡上有熒火蟲。
我們在漆黑中睜大眼尋找,哇,看哪,真的有啊!夜色中我們看到一團如棋子散開的熒光點,像是遠山上蔬落的二、三十戶住家,戶戶小燈在夜風中固守呼應。
沿途導游小姐會跟我們介紹熱帶植物:你們看看前方這株…,看清楚…回程我會仔細講解。現在我們繼續前行,不要抯擋後面的游客。
爲了前方,為了據說是滿布整個山洞頂的熒火蟲,人們難免步伐匆匆,同時在心中將之前那二、三十點熒光無限放大,那將如何美麗?!
目的地越來越近,導游叫我們全體關手電,閉上眼睛,然後再睜開,解釋這將有利于瞳孔適應黑暗。重頭戲到了,我們開始走向那溶洞。碰上折返的先頭部隊。有人通告:[畀斧頭斬!]有人忍不住問[麼畀斧頭斬呀?][唉,自己睇下…仲唔係畀斧頭斬!]

靜觀洞壁上的熒光,實在實在失望。
看慣璀璨都市的夜景,賞過怒放的煙花,觀看過叱咤天際的激光表演,這種黑布上貼熒光小珠的風情,完全刺激不了視網膜。在喝倒彩聲中,在接踵的游客中,可以讓雜念融於夜色的霧靄,降低日漸囂張的要求,委身這一簇簇帶著遠古悠思的熒火蟲光亮嗎?片刻也很難!爭分奪秒的思維方式,讓我們面對熒火蟲時,不能同時也面對著牠童話般的淒美故事,我們會眨巴眨巴小眼睛,竭力尋找牠的真實性:為何光分布如此工整?為何牠們像道具板上釘上去的小小熒光燈?

[南光蟲]不是會飛的螢火蟲,牠無法扇動大部分人的幻想。因為無法沉溺幻想,我們找現實的破綻似地,証明自己聰明地存在:可能絕了種,這些都是道具?!這個[熒火蟲之旅]根本是收費為實的節目。
老實說,我被一通[港式陰謀論]圍剿。理智分析告訴我:[南光蟲]的確存在,毋庸置疑,因為科學家不會虛言。但,應該先安排一個科學展覽,以標本+科學家研究報告,滿足求知欲。導游口講無憑,又加上澳洲人可免費觀看,而游客要收費才能看這些比天上繁星遜色的東西,難免有怨言。

最後終於可以拉攏自己的想像力,我凝神那個熒光世界,將身邊的嘩聲過濾,感覺自己失去自我感覺,像針之類的什麼東西被熒火蟲身邊的黑夜磁石般吸過去,就只剩下一雙眼晴。我感到我的眼可以逾越黑暗的距離,很近地凝視牠們,牠們的光采,剎時間放大… …那一刻,我幻身為古人,仿佛對微薄的大自然的力量頂禮膜拜,充滿感謝。
[還想看?有什麼好看!]團友拉走我。
全程觀看約10分鐘,輪到後面的游客接力嘆息:這麼少!!

沿路而回,因為不再有希望,大家都走得慢。繼續談論[南光蟲]的不真實。只有一位現居加拿大的70歲老伯,認為那是行程中他覺得最值得看的風景。也許他身為人父,曾為子女付出良多,對[南光蟲]捨身為下一代的犧牲有共嗚。風景能不能觸動人,視乎人的心境。王安石寫過:
「雲從鐘山來。卻入鐘山去。借問山中人。雲今在何處。
雲從無心來。還向無心去。無心無處尋。莫覓無心處。」

也許風景之於我們是雲。

因爲不能拍照,當我們看完熒火蟲又去數星星時,我讓兩位團友伸出手,展示一下每人右手上都有的[南光蟲]。(照片顯示的時間跟澳洲當地有3小時時差。)

(後記)
有本旅遊文學書《Footsteps》寫道:「Saw a green glow-worm like a spark.」(看見一隻綠色螢火蟲,像火光一樣冒出來。)
glow-worm 不是[螢火蟲],是arachnocampa luminosa,一種小真菌蚋的幼蟲。也即是上文的[南光蟲]。
牠的生長周期如下——
1,卵Eggs:成蟲把卵產下後,大約三星期,孵化出幼蟲。
2,幼蟲Larva:幼蟲吐絲,放下幾十條佈滿黏液的下垂絲線,小蚊蚋在暗夜中被光吸引陷於黏線之中,成為美食。就這樣,經過六到九個月,幼蟲結成甬。
3,甬Pupa:幼蟲用甬殼包住自己,漸變為成蟲。
4,成蟲Adult:成蟲外表有一點像蚊子,破甬而出時,成蟲缺乏口部不能進食,只有幾天的壽命。雌蟲會產下大約一百二十個卵。

No Comments »

No comments yet.

RSS feed for comments on this post. TrackBack URI

Leave a comment

You must be logged in to post a comment.

Powered by WordPress